高二快结束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的选了文科。我喜欢语文、历史这样的课,有趣有情怀。而且当时的高考美术院校基本上都招文科生,所以学文科对我来说比较有把握。
我还是坚持去长沙参加美术集训。高三下学期,外省和本省院校的美术专业考试陆续都开始了。当时父亲建议我报考湖南本地最好的学校——湖南大学, 既是985又是211,尤其她的工业设计专业非常好。爸爸认为我只要能考上湖大,再依靠他的人脉,给我找份工作很简单。 他不同意我考外省的院校,一是去外省不一定能考上湖南大学这样的名校,而且毕业之后找工作可能还不如湖大好。二是他的人脉都在湖南,去了外地都用不上。所以他希望让我考本省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本省联考只要美术专业分数线过了,文化成绩过线,就可以被录取,都是重点院校。
但我已经18岁,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喜欢再听任父母安排。我不想在湖南本地上大学,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北上广的艺术类院校在长沙也有考点,用来物色湖南本地的美术特长生,我对外省的院校充满兴趣。
我咨询了十几所外省的院校:重庆商学院、东华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等等。报考外省院校是需要交报名费的,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大概一所院校的报名费都需要四五百。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没有家里的支持,我真的身无分文,于是我就自己硬着头皮去找亲戚借钱。当时去过一个长沙本地的亲戚家,公交、走路、问路,折腾了一上午才找到他们家。结果说起借钱的事,亲戚有所警觉,就给我爸爸打电话。我掩饰说这钱是用来改善伙食的,亲戚才借给了我800元钱。为了梦想,到处借钱的经历,此生难忘。
东拼西凑把钱借够之后,我就开始到处报考。一般同学都是只报两三所外省院校,目的也仅仅是为本省的联考增加经验。而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去外省读书,即便再差的学校我也要去,总之不想在湖南。
那一年,我参加了十几所外省院校的考试。考试的季节在春天,长沙的春天并不美好,整日下雨,灰蒙而阴沉。我和很多美术生一样,背着大大的画架,奔波在长沙城四处赶考。有时整辆公交车上都挤满了我们这些从河西到河东去报考的考生,大家脸上充满忧虑,前途未卜。
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我经常为了准备材料而手忙脚乱。甚至有次考试我居然忘了带准考证,被拒绝进考场,眼睁睁地浪费了机会和报名费。这对于当时懵懂少年的我是很大的打击,直至今日,每当我看到有考生忘带准考证时,还会心生不安。
不要让细节阻挡了你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