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幼时鬼马般的涂涂画画,竟把艺术在心底扎了根

我出生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

父亲是一名建筑工程师,经常会在家里画些建筑结构图。我时常在父亲专注笔下世界的时候垫着脚尖努力趴在父亲的桌前静静看着父亲画图设计,看着他笔下的那些线条、方框,在父亲一笔笔的勾勒中慢慢成为逼真而立体的画面,幼小的我觉得这一切好神奇,禁不住搬弄来椅子坐在他的旁边,伸长了脖子看。父亲问我:想学吗?我拼命地点头。

于是,他开始教我画男孩子喜欢的那些刀枪棍棒之类的小玩意。 父亲还画过很多诸如白毛女之类的插画,是在坐标本上面用水粉来画,很是奇特。他每次画完白毛女、杨白劳、黄世仁这些人物之后,就换成铅笔,带我一笔一笔地画,让我临摹。他还教我画“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革命插画(很有时代色彩吧,他出生在50年代)。于是,很快我就能画出很多歪歪扭扭的战争题材插图,这就是我最初的美术启蒙吧。

我沉浸在我的画画世界里,每日都兴致盎然的创作,后来在纸上画已经无法释放我的创作热情了,于是家里的白墙、书桌,也成了我的画板,最后家里到处都是我的杰作,为此我可没少挨打,但是仍“屡教不改“。

父亲看我对画画的兴致很高,就给我专门买了很多蜡笔和美术书籍,鼓励我好好画,既然要画那就画出个名堂来。

上小学之后,我发现学美术的一个附加好处就是可以成为班上的美术课代表,我也经常借送作业之机去向美术老师讨教。

我也依然没改爱“在墙上作画“的习惯,不过这回是变成了画板报,我这一画竟就包揽了小学班级六年的黑板报,每每当大家看到我的杰作纷纷伸手称赞时,那种感觉,现在回味,仍是自豪。